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蓬勃興起,移動支付已經成為目前最被看好的應用領域之一,不僅是電信運營商,技術公司、第三方支付企業和金融機構等都在積極開發和推廣這一服務。8月2日,中國移動旗下的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消息曝光,至此,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都已經完成了獨立支付公司的組建,并且提交了支付牌照的申請,大舉進軍移動支付領域的姿態十分明顯。而作為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老對手”,中國銀聯在贏得了移動支付標準之爭后也沒有停下腳步,近日,中國銀聯和手機廠商HTC達成戰略合作,并推出了國內首款支持銀聯移動支付標準的智能手機,意欲在終端市場搶得先機。
運營商申請牌照忙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2011年9月1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許可證的最后期限,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業將不得繼續從事支付業務。因此對于意欲進軍移動支付市場的各方產業力量來說,加快申領《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成為了必須爭分奪秒的事情。今年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曾經公布了第一批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企業名單,但其中并沒有出現三大運營商的名字,此舉一度引發市場猜疑,認為運營商勢力將有可能放棄獨立申請牌照的努力,轉而發展和第三方合作。
不過隨后披露的信息顯示,這種猜測純屬多余,面對極具潛力的移動支付市場,三大運營商絕無放棄的可能。8月2日,中國移動湖南分公司100%持股的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并正式提交了《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據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主要業務方向覆蓋“手機支付——網絡支付業務系統、手機支付——預付卡業務系統、手機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系統”等方面。在此之前,中國電信于今年3月成立了“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國聯通也于今年4月成立“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消息顯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旗下的這兩家主營支付業務的公司也都已經提交了《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也就是說三大運營商在支付牌照發放大限之前都已經完成了手續上的準備,剩下的只有靜候佳音了。
銀聯搶入終端市場
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如此積極主動,根本動因自然是移動支付市場的巨大潛力。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有8億,其中已經開通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有3.03億,占全國總用戶的37.8%。去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同比增長31.1%。而據預計,今年移動支付市場增長將更為強勁,到2012年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僅讓運營商欲罷不能,更是讓專業金融機構孜孜以求,其中尤以中國銀聯表現最為積極。本周二,中國銀聯宣布聯合手機廠商HTC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方付通,將就技術研發、應用推廣、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銀聯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相關產業鏈。與此同時,三方還宣布即將推出國內首款支持銀聯移動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機。據了解,該款手機具備信用卡還款、繳費通(移動、聯通、電信、電費等)、游戲點卡、余額查詢、酒店、電影票、文藝、理財產品等功能。消費者可在方付通合作的銀行在線申請手機銀行服務,享受接口美觀且安全便捷的手機銀行自助服務。同時該款手機還能進行遠程賬單支付和POS機臺感應消費,并可通過手機商城進行手機購物等多種增值服務。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柴洪峰則稱,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支付需求,中國銀聯正積極地加大與產業鏈各方的合作,加快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推進步伐,以在移動支付市場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