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機動車的增長率遠遠高于道路修建的速度,任何城市都面臨道路狀況改善相對滯后的局面,從而造成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系統(ITS)已成為解決交通問題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出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城市車輛定位技術作為ITS的關鍵技術之一,借助電子地圖等其他手段,可依據城市道路擁擠狀況和運輸的最佳線路,選擇運輸途徑,從而避免運輸道路選擇的盲目性,提高了城市車輛的調度和管理水平,減少車輛行駛時間和油耗,從而保證城市道路系統負荷的均勻性,達到改善交通狀況的目的。車輛定位與導航可采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但其中車輛精確定位的實現是最重要,也最困難,花費最高的。但自從GPS應用于車輛定位與導航中,情況發生了劃時代的革命性變化。下面就以GPS為切入點介紹它在車輛定位與導航中的應用。
自六十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即開始對導航和定位技術的研究。開始,其主要用于軍事目的,如使用慣性器件的美國的"民兵(MX)巡航導彈系列"即首先使用了導航和定位技術。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航和定位系統的器件開始向小型化、輕型化、低廉化方向發展。于是,導航和定位系統開始逐步進入消費市場,特別在交通方面(主要用于交通流的引導和疏通)。
將運載體從起始點引導到目的地的技術和方法稱為導航;而車輛導航系統即是測量并解算出車輛的瞬時運動狀態和位置,提供給駕駛員或自動駕駛儀以實現車輛的正確操縱或控制。車輛導航系統發展起始于七十年代初,美國公路局于70年代初提出了一種電子路徑引導系統(ERGS),此系統是一種具有無線路徑引導能力的導航系統,它以短距離指向標網絡作為其基本的技術起點而形成的中央動態路徑引導功能的導航系統;但是,由于資金有限,此系統最終沒有實現。
到了八十年代,隨著無線電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歐、美、日先后開發了CARIN系統、EVA系統、LOREN系統、OMEGA系統、RACS系統和AMTICS系統等。
進入九十年代后,衛星定位技術的不斷完善,美國和前蘇聯分別完善了其衛星定位系統,使GPS系統和GOLLNAX系統開始真正的進入民用市場,并使以此系統為依托的車輛導航系統得以巨大發展。
從導航和定位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它的發展和相應時代的技術發展是并行的。在九十年代,以GPS為基礎的導航系統不斷地完善,在國內外都進入了實用階段,美國開發的PATHFINDER系統,日本的VICS系統。在中國,GPS定位導航技術于近幾年也了巨大的發展,如西安504所開發的WP2000系統,其主要用于導航和報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