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1日舉行年度技術論壇,會中揭露市場最關心的 7 納米與 5 納米先進制程進度,總裁暨副董事長魏哲家表示,7 納米已進入大量階段,至于 5 納米制程預計明年初風險性試產,并會在明年底或后年初大量產。
魏哲家提到,5G 與人工智能 (AI) 新技術來臨,世界會發生重大變動,臺積電致力于研發,去年研發人數已達 6145 人,較 2008 年的 2069 人增加近 2 倍,研發費用達 780 億元新臺幣,未來技術更困難,研發費用也會繼續增加,另外,臺積電也擁有 1500 位設計人才。
魏哲家也提及,汽車、物聯網、手機和高速運算將會是未來驅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四大主軸力量。在汽車部分,內建傳感器數量將大增,也會配備先進通訊功能,臺積電部分,備有 28 納米和 16 納米與特殊制程可因應。物聯網方面,臺積電則有低攻耗技術;手機端,臺積電主要提供 12 納米、10 納米與 7 納米制程技術,而就在高速運算方面,臺積電則同步提供先進前段與后段技術,讓系統效能更好。
魏哲家在致詞時也不忘對現場上下游供應鏈伙伴喊話,強調,不管技術怎么創新,合作是不變的道理,可以共存共榮,臺積電是客戶忠誠的伙伴,不會和客戶競爭。
產能規劃方面,臺積電預計今年 7 納米與 10 納米產能將較去年增加一倍,明年則會比今年再多出五成產能。臺積電技術長孫元成揭露,7 納米已大量生產,今年底將有超過 50 個產品完成 Tape out,這些芯片主要應用在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器與虛擬貨幣應用,以及 5G 和 AP。
此外,增強版 7 納米將于今年下半年有芯片 Tape out,第三季風險性試產,明年放量,其中明年也會將 EUV 導入增強版 7 納米制程;而 5 納米方面,2019 年上半年風險性試產,以高速運算應用為主。
臺積電也揭露,晶圓 15 廠第 5 與第 6 廠區是臺積電 7 納米與 10 納米制程的生產基地,第 7 廠區預計明年完工。而今年自家 7 納米與 10 納米產能將較去年增加一倍,明年則會比今年再多出 5 成產能。此外,臺積電今年總產能將擴增至 1200 萬片約當 12 英寸晶圓產能,將較去年增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