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方法研究
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方法研究
2018年電子技術應用第8期
吳達雷1,孫延松1,林 軍1,黃開來1,戚 斌1,金祖樑2,陸佳瑩2
1.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能計量中心,海南 海口570100;2.寧波三維電測設備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315010
摘要: 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是智能變電站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精度等各項指標對繼保、測控、數字電能計量等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各地供電單位對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選型、驗收、定期檢測等環節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尚未達到完善、全面、準確的程度。提出了一種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裝置,具有表源一體化可分離結構特點,既可以對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及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量值溯源,也可以直接校準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誤差。
中圖分類號: TP39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5074
中文引用格式: 吳達雷,孫延松,林軍,等. 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方法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8):122-125.
英文引用格式: Wu Dalei,Sun Yansong,Lin Jun,et al. Research of traceability method of merge unit tester[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8):122-125.
Research of traceability method of merge unit tester
Wu Dalei1,Sun Yansong1,Lin Jun1,Huang Kailai1,Qi Bin1,Jin Zuliang2,Lu Jiaying2
1.Hainan Power Grid Co.,Ltd.,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Center,Haikou 570100,China; 2.Ningbo Sunrise Instruments Co.,Ltd.,Ningbo 315010,China
Abstract: Electronic transformers and merging units are the core components of smart substation. The performance and accuracy of these indicators have a decisive impact on the following measures: protec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digital energy metering. However, selection or acceptance, regular tes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asures taken or means have not yet reached a perfect,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level.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rging unit tester traceability device with table source integrated separab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both for electronic transformer calibrator and the merging unit tester traceability. It can also directly calibrate the electronic transformer and the merging unit error.
Key words : intelligent substation;merge unit;traceability;electronic instrument transformer

0 引言

    電子式互感器檢定方面,計量不確定度主要來源為標準互感器及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標準互感器有非常完整的溯源體系,而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溯源存在不少問題。由于電子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輸出方式與傳統互感器有很大的區別,故電子式互感器的校驗不能采用傳統互感器的校驗方法[1]合并單元接收采樣值并按照IEC61850-9-2[2]標準輸出數字報文,因此,測試重點就是對其采樣精確度和數據同步性能的測試[3]。本文對國內外同類誤差溯源技術的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裝置,闡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實際應用方法。

1 數字化背景

    智能電網要求變電站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4]。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是智能變電站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精度等各項指標對繼保、測控、數字電能計量等有決定性的影響。合并單元最早出現于IEC 60044-8電子式電流互感器標準,是對二次轉換器的數據進行時間相關的采集處理并為二次設備提供相關數據樣本的物理單元,合并單元可以是現場互感器的一個組件或獨立單元[5]。而各地供電部門對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選型、驗收、定期檢測等環節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尚未達到完善、全面、準確的程度,同時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于2016年4月發出了關于開展數字化計量體系建設研究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加強數字化標準裝備的建設,大力開展數字化計量設備的量值溯源技術研究,并提出2020年在公司內部建立完善的數字化計量管理體系,在準確度、穩定性、溯源性等方面達到滿足貿易結算的要求。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對電子式互感器測試技術研究比較早,但僅限于最基礎的誤差測量要求,而測試儀器的檢定僅靠HP3458A等幾種八位半萬用表的檢測,因為3458A萬用表設計于30年前,盡管直流指標非常出色,但對于采樣延時等無準確定義,所以該方法很有局限性。

    國外對合并單元及電子式互感器誤差的測量技術落后于國內的發展,尚處于分體式的組合系統中,試驗中各類報文及同步信號均比較簡單。國內對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測試技術起源于2005年前后,各類61850標準的報文及相應的擴展報文在國網和南網大量采用,相應的測量自適應技術也得到很好的發展。

    現階段采用的溯源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電子式互感器檢定方面,計量不確定度[6]主要來源為標準互感器及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標準互感器有非常完整的溯源體系,而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的溯源存在不少問題,目前主流方法是采用傳統互感器校驗儀檢定裝置和3458A數字萬用表結合的系統,簡稱模擬微差源法,見圖1,主要缺點是因為傳統的互感器整體檢定裝置采用的是基于直角坐標系的測差法原理[7],而電子式互感器是無法進行差值測量的,所以在出現角差時就會產生一定的理論誤差,該誤差與角差的余弦值成正比。為此建立一套基于極坐標系的高水準的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與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基準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

jsj3-t1.gif

    本文所述研究裝置——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及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裝置,對所有0.05級及以下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計量檢定,同時還能兼顧對0.2級及以下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進行測試,從而可以建立起0.01級~0.2級的完整的數字化計量檢定體系。

3 裝置方案設計原理

    采樣系統的固有延時誤差是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相位誤差的主要因素[8],相位偏移和延遲時間都會引起相位誤差,可以通過相位補償環節加以矯正[9]。本文所述裝置通過準確的同步信號控制技術來實現對相位的準確測量及控制。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裝置的設計主要存在以下技術難點:

    (1)對0.01級電壓與電流基波有效值的精密測量;

    (2)過零信號精密可控;

    (3)多種同步信號情況下的高精度數據一致性。

    本文所述裝置采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分為底層與后臺兩大模塊,底層由FPGA 和STM32組成核心,后臺由ARM9系統組成硬件基礎,軟件采用Linux系統,通過24位多通道高精度AD轉換器、每周期多于200點的模擬采樣及窗函數補償算法、過零脈沖延時誤差在100 ns以內的DDS極低失真數字源設計、同步信號控制技術等,使得裝置滿足高水平的使用需求。

3.1 整體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高精度三相數字程控源、多通道模擬測量模塊、同步信號收發裝置、以太數據報文收發裝置、傅里葉加窗補償算法、非同步下誤差測量技術模塊。設計裝置總體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jsj3-t2.gif

    內置的三相源符合表源一體可分離結構,工作時可以選擇使用內置源或外部源;多通道模擬采樣模塊和傅里葉加窗補償函數的設計可以實現對0.01級電壓與電流基波有效值的精密測量;準確的同步信號控制技術是相位測量及控制的核心。

3.2 裝置標準誤差發生原理

    下面以檢定合并單元測試儀為例,結合電流對數字量的比差、角差測量原理,對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裝置誤差測量實現進行說明,電壓功能與電流測量類似。檢定合并單元測試儀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jsj3-t3.gif

    檢定合并單元測試儀時,被檢合并單元測試儀輸出的模擬量作為標準信號,接入本裝置模擬量輸入接口;本裝置輸出的數字量作為被測信號,接入被檢合并單元測試儀的數字接口。同時在本裝置上預先設定好比差、角差。裝置對標準模擬量進行同步采樣后,輸出疊加了比差、角差的數字報文作為被測信號接入被檢合并單元測試儀,從而對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誤差檢定。

    設被檢合并單元測試儀輸出的電流為標準模擬量,本裝置輸出的數字報文作為被檢數字量,根據比差f、角差δ的定義有:

jsj3-gs1-3.gif

式中,x(n)為有效長序列,N為采樣數,n為周期數,k取值[0,N-1]。

    根據式(3)還原出過零時刻的電流的有效值和初相角;對還原的標準信號的有效值和初相角疊加預先設定的比值差和相位差,從而產生被測數字量的有效值和相角,根據IEC61850規約,在同步信號控制下,裝置輸出疊加了比差f、角差δ的數字報文。

    標準電流模擬量I0按照傅里葉算法的結果,可表示為:

    jsj3-gs4.gif

式中,I0為標準電流模擬量,A為幅值,ω為角頻率,θ為初相角,t為時間。

    則疊加了誤差的被測信號Ix可表示為:

    jsj3-gs5.gif

式中,Ix為疊加誤差后的被測信號,f為比差,δ為角差。

    按照產生的新的正弦函數序列,計算出合并單元所需的數字報文,實時觀察被檢合并單元測試儀軟件上比值差和相位差,與本裝置軟件設置的比值差和相位差進行對比,進而可對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誤差檢定。

3.3 同步控制技術

    對于整體要求達到0.3分相位精度的裝置來說,準確測量相位并對此進行補償是保障本裝置相位誤差不確定度達標的必要手段。相位測量的核心就是準確的同步控制技術。利用程控信號源DDS的發生機制,由FPGA產生與相位誤差相關的秒脈沖同步信號。根據同步信號,采樣模塊對標準模擬信號進行同步采樣,采樣值送回由FPGA與STM32組成的中央處理系統分析出過零時刻標準模擬信號的有效值與相位,從而實現相位的準確測量。

    同步信號控制技術同樣應用于三相源的相位測量補償。由于DDS源只有幾伏的電壓范圍,轉換成0~6 A電流和0~120 V電壓后勢必會引起相位的偏移,通過同步控制技術,可以分析出三相源實際輸出的角度與同步信號的差異,重新調整配置參數,進而對升壓或升流以后的相位偏移進行的準確測定和補償。

    同步控制技術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jsj3-t4.gif

4 實測數據

    由3458A為核心的傳統的溯源體系對本裝置進行比對校準得到如下幾組數據,可以看到本裝置作為新型的溯源系統,可以在數據準確度、穩定性方面與傳統裝置相比,并在功能的多樣性、使用便捷性方面更有優勢。

4.1 電壓對數字量

    采用感應分壓器+3458A表組成標準采樣系統,接收本裝置同步輸出,計算機數據分析采用傅里葉算法,表1為測試點為額定100 V時的測試數據。

jsj3-b1.gif

4.2 電流對數字量

    采用分流器+3458A表組成標準采樣系統,接收本裝置同步輸出,計算機數據分析采用傅里葉算法,表2為測試點為額定5 A時的測試數據。

jsj3-b2.gif

5 結論

    通過開展以上幾方面的技術研究,本文設計的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裝置具備以下創新點:(1)采用表源一體可分離結構,既可以輸出標準源和被測數字報文信號,也可以接收外部標準源和外來輸入數據報文;(2)采用精密同步控制技術,實現了準確的相位測量與補償。

    合并單元測試儀溯源裝置可作為基準對0.05級及以下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及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同步及非同步的檢定,同時又可作為普通的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和合并單元測試儀對電子式互感器或合并單元進行測試,進而建立0.01級的計量檢定體系。

參考文獻

[1] 馬永躍,黃梅.數字量輸出型電子式互感器校驗系統的研制[J].電力系統保護制,2010(1):83-86,140.

[2] IEC 61850-9-2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s Part 9-2:specific communication service-map-ping-sampled values overISO/IEC 8802-3[S].2004.

[3] 王長瑞,張雯,劉軍娜,等.模擬量輸入式合并單元測試儀的研制[J].電測與儀表,2015(11):79-83.

[4] 何曉英.IEC61850數字變電站的建設和發展[J].專家論壇,2006,34(4):7-12.

[5] 劉曉晟.合并單元檢測技術探討[J].浙江電力,2012(4):14-17.

[6] 林國營,周尚禮.電子式互感器校驗系統的誤差分析方法[J].電測與儀表,2010(6):28-31.

[7] 徐永進,周永佳,沈曙明,等.互感器校驗儀直角坐標系與極坐標系的轉換方法研究與應用[J].變壓器,2017(10):37-41.

[8] 張曉華,朱元立,何剛,等.電子式互感器采樣系統固有延時測試研究[J].電測與表,2011(7):42-45.

[9] 朱鵬,李開成,孫健,等.電子式互感器相位補償方法的研究和比較[J].電測與儀表,2014(12):7-11.



作者信息:

吳達雷1,孫延松1,林  軍1,黃開來1,戚  斌1,金祖樑2,陸佳瑩2

(1.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能計量中心,海南 海口570100;2.寧波三維電測設備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315010)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激情网址 | 久久www视频 | aⅴ视频在线免播放观看 | 五月综合激情 | 日韩精品第一 | 亚洲日本va | 小明永久2015免费看网址 | 欧美福利网站 | 欧美成在线观看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buoke |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 www.人人干|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区中文字幕 | 久久女同互慰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网址成人 | 国产第一福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国产男女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操日日摸 | 天堂资源在线播放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6 | 日本三级黄色录像 | 国产成人宗合 | 伊人网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97 |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 一级a俄罗斯毛片免费 | 男人影院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 国产精品成人h视频 | 国产在线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怡红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