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為了近幾年的一個“熱詞”,尤其在進入2006年以后AI開始進入到快速成長期階段,全球都開始掀起了AI創業熱潮,與此同時,國內也受到了這波浪潮的影響,并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其中有一家本土AI企業不久前還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
成立于2014年的商湯科技,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件供應商,此外還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軟件供應商。官方資料顯示,目前技術業務范圍主要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這四大板塊,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都設有辦公室,業務也遍布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
三年燒掉200億元
AI作為一項超前發展的領域,前期包括研發以及基礎設施的投入都非常巨大,而公司虧損也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盡管商湯的營收常年占據亞洲AI賽道第一,但也難逃虧損“魔咒”。官方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截止到去年年底,僅三年的時間,商湯就燒掉了240多億。
根據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信息顯示,研發投入成本是其虧損的主要原因,而在這其中人才成本也占據了一定比例。作為行業中的獨角獸,商湯的科研人才中教授達到了40多位、博士更是超過250名,而在超5000名的員工中三分之二都是技術型人才。
拿下70多項全球冠軍
官方數據顯示,成立至今,商湯科技已發布頂級學術論文650+,拿下了人工智能競賽冠軍75+,相關的專利也達到了8000多項,其研發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全球AI熱潮,商湯科技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商湯科技共完成了11輪融資。而其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技術也被國內多家包括華為、小米等在內的手機廠商所應用。其他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底,商湯合作國內外汽車企業客戶累計超過30多家,成為了50多個車型的供應商。
從短期來看,商湯仍擺脫不了虧損的局面,但從長遠來看,未來隨著AI市場逐漸成熟,占據技術優勢地位的商湯科技或將成為新一代行業“霸主”。眼下來看,商湯科技在市場成熟之前還有一段路要走,比如資金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