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既要逆勢而上,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也要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出臺政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這些政策一起看——
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等
要把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全國一盤棋,引導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在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促進技術創新和轉化應用,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著力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等
針對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問題加強政策支持
● 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支持開展高安全全氣候動力電池、熱泵空調、整車熱管理等技術攻關,提升動力電池熱失控技術標準,以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低溫適用性和安全性,滿足高寒地區消費者需求。
● 加大重點領域推廣。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加快提升城市公交、物流、出租、環衛、重卡等車型電動化比例;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支持企業開發更多先進適用車型,完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釋放農村地區消費潛力。
● 強化支撐保障條件。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健全回收利用體系,拓展梯次利用場景,加快構建綠色、循環生態體系。
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充電設施建設、車輛購置稅減免……權威回應!
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
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三、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要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部署。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等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等
加快建設充電設施、鼓勵發購車消費券……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
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6軸7廊8通道”主骨架為重點,加快補齊重點城市之間路網充電基礎設施短板。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同步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大力推進城市充電基礎設施與停車設施一體規劃、建設和管理,實現城市各類停車場景全面覆蓋。
在既有居住區加快推進固定車位充電基礎設施應裝盡裝,優化布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加快推進快速充換電、大功率充電、智能有序充電、無線充電、光儲充協同控制等技術研究,示范建設無線充電線路及車位。
持續優化電動汽車電池技術性能,加強新體系動力電池、電池梯次利用等技術研究。
四、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等
要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
要把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要加強科技創新評價標準、知識產權交易、信用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
要統籌做好融資支持與風險防范,有效維護金融穩定。
多部門出臺政策措施
一、大力推進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公布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質效、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緩解企業人工成本壓力、降低企業用地原材料成本、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激勵企業內部挖潛等8個方面22項降成本任務,大力推進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支持經營主體紓困發展,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二、支持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1 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系列決策部署,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2023—2025年,兩部門擬分三批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2023年先選擇30個左右城市開展試點工作,以后年度根據實施情況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各試點城市應將制造業關鍵領域的中小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試點的重點方向,重點向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運輸設備制造、醫藥和化學制造、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計算機和通訊電子等行業中小企業傾斜。
2 推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
為破解當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能力薄弱等難題,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賦智”中小企業,持續增強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各類重點實驗室、科技型骨干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加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供給并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
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
3 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
為發揮質量標準品牌的牽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完善管理、提質增效,加快向專精特新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通過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持續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理念、管理、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工信部等九部門印發《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
4 提升制造業可靠性水平
為提升制造業可靠性水平,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圍繞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目標,聚焦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對標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補齊基礎產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機裝備可靠性水平,壯大可靠性專業人才隊伍,形成一批產品可靠性高、市場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制造業企業。
關于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發布!
三、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推進工業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的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通知明確拓展重點領域范圍。在此前明確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等25個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乙二醇、尿素、鈦白粉等11個領域,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四、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
為適應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公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對現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進行修改。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改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40%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二是建立積分靈活性交易機制;三是優化其他積分管理制度。
工信部等五部門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