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7 日消息,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 年)》。
其中提出,到 2027 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裝備體系基本完善,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應用。綠色化、智能化、新構型通用航空器研制創新居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領域產學研用聯合實驗室、科技創新中心及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通用航空法規標準體系和安全驗證體系基本建立。航空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實現規模化應用,城市空中交通實現商業運行,形成 20 個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產品。打造 10 家以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通用航空產業鏈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通用航空動力實現系列化發展,機載、任務系統及配套設備模塊化、標準化產業配套能力顯著增強。
到 2030 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 + 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其中提出,完善通用航空裝備產品譜系。加快提升通用航空裝備技術水平,提高通用航空裝備可靠性、經濟性及先進性。推進大中型固定翼飛機、高原型直升機,以及無人機等適航取證并投入運營,實現全域應急救援能力覆蓋。支持加快支線物流、末端配送無人機研制生產并投入運營。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裝備發展,推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鼓勵飛行汽車技術研發、產品驗證及商業化應用場景探索。針對農林作業、工業生產等應用需求,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適應性。
其中提出,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應用。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在長三角、粵港澳、川渝、內蒙古、陜西、新疆等重點地區,鼓勵開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廣的航空物流配送裝備體系。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決方案,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動大型無人機支線物流連線組網,以及城市、鄉村、山區、海島等新興場景無人機配送大規模應用落地,推動構建航空物流配送網絡。
其中提出,推動新型基礎配套設施體系建設。鼓勵地方政府將低空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加強與城市運輸系統連接。支持探索推進樓頂、地面、水上等場景起降點建設試點,完善導航定位、通信、氣象、充電等功能服務,形成多場景、多主體、多層次的起降點網絡。充分利用好現有航空基礎設施,推動建設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鼓勵新建住宅與商業樓宇預留低空基礎設施。充分結合通用航空業發展特性,研究設定適用于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機場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