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消息,國際半導體產(chǎn)業(yè)協(xié)會(SEMI)發(fā)布報告稱,預計2025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同比增長2%,達到1,100億美元。預計2026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有望同比大幅增長18%,達到1,300億美元。
SEMI認為,隨著人工智能(AI)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了數(shù)據(jù)中心的持續(xù)擴張,以及邊緣設備對于AI的部署,提升了對于云端及邊緣AI芯片和存儲芯片的需求,帶動了晶圓廠設備支出增長。
SEMI指出,邏輯芯片領域是晶圓廠設備支出成長的關鍵驅(qū)動力,主要投資2nm制程和背面供電等先進技術(shù)。預期2025年邏輯芯片領域的設備支出將達5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2026年有望再增長14%,達590億美元。
在存儲芯片方面,SEMI預計,2025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達320億美元,同比增長2%;2026年將大幅增長27%。其中,DRAM芯片領域2025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同比減少6%至210億美元;2026年將同比大幅增長19%至250億美元。NAND Flash芯片領域2025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大幅增長54%,達100億美元;2026年再度大幅增長47%,達到約150億美元。
從各主要地區(qū)表現(xiàn)來看,SEMI預計,中國大陸2025年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達約380億美元,同比下滑24%;2026年將繼續(xù)同比減少5%,至360億美元,不過仍將高居全球第一。
韓國2025年晶圓廠設備投資將同比增長29%,達215億美元;2026年有望再同比增長26%,達270億美元,居全球第二。
中國臺灣2025年晶圓廠設備投資約210億美元,2026年將同比增長167%至約245億美元,居全球第三。
SEMI表示,近兩年將有約50座晶圓廠上線生產(chǎn),2025年和2026年需要加強勞動力計劃,為新晶圓廠提供熟練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