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 近日發布其新的短波紅外(SWIR)、中波紅外(MWIR)和制冷紅外成像市場2025報告。Yole Group預計,2024年紅外成像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2030年將增長至1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 5%。預計,2030 年SWIR 細分市場規模將達到近 1.02 億美元,而制冷 MWIR 和 LWIR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11.79 億美元和 2.49 億美元。
隨著制冷型 MWIR 和 LWIR 平臺在國防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Yole Group 的報告探討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該領域的當前趨勢。
Yole Group 首席分析師Florian Domengie 博士表示,紅外成像在國防應用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因為它能夠在苛刻的條件下提供遠距離視覺。無論是在夜間、惡劣天氣下,還是在煙霧或灰塵遮擋的環境中,紅外技術都能確保能見度和目標檢測。這些系統廣泛集成在空中、海上和陸地平臺上,包括無人機和車輛,并且通常由大多數現代軍隊的步兵使用。
SWIR 專門用于機載光電中的激光目標指定。它在遠程監視和反無人機系統 (UAS) 應用中也越來越受歡迎。SWIR 能夠提供基于反射率的成像通道,再加上其高大氣穿透力,使其在具有挑戰性的作條件下特別有價值。
制冷型 MWIR 仍然是國防紅外行業的基石。它支持各種軍事系統的熱成像,從萬向節和瞄準吊艙到導彈導引頭和防空平臺。同樣,制冷長波紅外也用于許多相同的系統,特別是在地面車輛光電系統中,其通過煙霧和灰塵的卓越性能至關重要。然而,長波紅外可能面臨來自非制冷微測輻射熱計的日益激烈的競爭,非制冷微測輻射熱計成本更低,性能水平更高。長波紅外傳感器的價格仍然高于中波紅外傳感器。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在政府預算和采購合同增加的推動下,國防 OEM 的資本支出大幅增加。除了這種增長,Yole Group 的分析師還發現,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并購 (M?&A) 激增,重塑了競爭格局。這些整合正在推動整個行業的垂直整合。例如,Lynred 對 NIT 的收購和 Exosens 對 Xenics 的收購使這兩家公司成為 SWIR 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新一代“軟件定義”國防公司正在涌現。Anduril、Shield AI 和 Palantir 等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無人機技術和反無人機系統的交叉領域,正在吸引大量私人投資。這個新的生態系統正在加速國防領域的創新,挑戰傳統參與者,并重塑行業的未來方向。
由于不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正在加強當地供應鏈,市場遠未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