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紅外技術
主動紅外的應用以LED紅外和陣列紅外、激光紅外三種紅外技術為主。
LED紅外燈
LED紅外燈" title="紅外燈">紅外燈由紅外發光二級管矩陣組成發光體。紅外發射二級管由紅外輻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結,外加正向偏壓向PN結注入電流激發紅外光。使用該技術制作出來的紅外攝像機,以制作成本低廉見稱,而且技術門檻低,目前絕大部分安防" title="安防">安防廠家都有所選用。
使用該類技術的廠家和用戶都知道,LED紅外燈的照射距離、長時間使用后的散熱、紅外燈的壽命,監視畫面亮度不均勻等一直是困擾大家的問題。同時,該紅外技術的應用也有一定局限性,該技術主要是以室內環境監視及室外短距離為主,如像一些室內通道、走廊、房間、庫房等,像室外短距離干道、走廊、路口、出入口等,比較適用監視面積較小、較短區域,在這些區域的LED紅外燈表現效果能夠讓用戶接受,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代替超低照度攝像機,實現夜間監視。
雖然經過很多紅外LED廠家的改良,在壽命及單LED的照射距離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監控的需求,所以最終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陣列式紅外燈
陣列式LED紅外技術在原有LED紅外技術的基礎上,采用了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幾十個高功率、高效率的紅外晶體原封裝在一個平面上。陣列紅外燈的出現彌補了LED的缺陷,改善了LED使用壽命短、紅外夜視距離短、紅外效果不理想的現狀。特別是在一些幾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的中短距離、監控面積較廣的夜間監視場所,如平安城市里道路監控、工廠、小區、監獄圍墻、較空曠廣場、體育場館監控等等。
采用該紅外技術,在照射距離及畫面亮度均勻程度比LED均有提升。在照射距離方面,一個陣列式紅外燈的光學輸出可達約2W,相當于傳統的兩百個LED發出的亮度,真正能夠實現室外達到上百米的實際照射距離;在畫面的亮度均勻處理方面,由于陣列式紅外燈發光體原始的半功率角約為150°,可通過光學手段改變不同的角度,發光角度可大可小,使得照明光束均勻照射在目標物上,使整個畫面亮度均勻。
此外,陣列式紅外燈在使用壽命方面也有很大的改進,陣列式紅外燈的集成體使用金屬制成,散熱好,操作時易保持低溫。雖然該技術在市場逐步被推廣但由于成本較高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類型產品推進的步伐,隨著制作成本大幅度下降,在未來一至二年內該技術應該會逐漸有所普及。
激光紅外燈
激光紅外燈屬于半導體激光器,是利用半導體材料在空穴和電子復合的過程,以及電子能級的降低而釋放出電子來產生光能的,然后光子在諧振規范光子的傳播方向形成激光。激光有良好的方向性,表現為光束的角度小、能量集中,傳播到較遠的距離仍有足夠的光照強度,所以非常適合遠距離照明。
常規產品照射距離100-500米,最遠可達3000米。想要現實中遠距離的監控就需要采用新的技術,那就是紅外激光夜視技術,如大面環境監控、森林防火、景區監控、港口碼頭監控、油田監控等,這些區域主要特點是監控距離長,一般都長達幾百米甚至1至2公里不等,監視范圍較大,風險系數高,而激光紅外燈技術的推出,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在遠程夜監視的問題,實現遠距離的照射,達到監控目的。激光紅外燈的生廠工藝不像LED紅外燈一樣,其生產工藝要求非常高。同時激光紅外燈生產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也是一般廠家所不能完成的。激光紅外技術生產需要改進,生產成品需要降低,隨著市場推進,激光紅外燈產品大約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會像LED紅外燈一樣普及。最終會成為主流的紅外夜視產品。
被動紅外技術
紅外熱成像技術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的物體,每時每刻都輻射出紅外線,同時這種紅外線輻射都載有物體的特征信息,這就為利用紅外技術判別各種被測目標的溫度高低和熱分布場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利用這一特性通過紅外探測器將物體發熱部位輻射的功率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成像裝置就可以一一對應地模擬出物體表面溫度的空間分布,經電子系統處理傳至顯示屏幕上,得到與物體表面熱分布相對應的熱像圖,即紅外熱圖像。
由此可見,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所看到的目標的熱圖像和目標的可見光圖像不同,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目標的表面溫度分布所轉變而來的代表目標表面溫度分布的熱圖像。利用這種技術,可以使人們在完全無光的夜晚、煙云密布的戰場,或者是在雨雪霧風的惡劣氣候下,清晰地觀察到前方的情況,正是基于這個特點,紅外熱成像技術為安防監控領域提供了先進的夜視裝備,并為安防監控工程裝上了全天候的監視系統。
1、對被遺棄的行李包裹等遺留物體進行有效的檢測
對于被遺棄的行李包裹等遺留物體,普通監控攝像頭由于受自然光成像的局限,只能看到行李包裹的外部特征,很難觀察到行李包裹內所裝的物品,也無法對其進行分析。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輕而易舉的對行李包裹的內部物品進行透視與分析。
由于物體產生的熱量在發出紅外輻射的同時,還在物體周圍形成了一定的表面溫度分布場,不同物體的發熱功率也不盡相同。因而,不同的物體內部所發出的熱擴散和物體表面溫度也是不同的,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所觀察到的行李包裹的紅外熱圖像必然會呈現出其不同的表面溫度特征,在通過分析行李包裹的紅外熱圖像的特征,即可推論出其內物品的特征,從而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置。
2、對周邊入侵進行監測、報警
傳統的視頻監控技術只是對周圍的現象進行實時的監控與記錄,在非智能的狀態下,無法完成有效的預警、報警" title="報警">報警功能;而傳統的紅外對射技術,雖然能夠對入侵者進行適時報警,卻無法認識入侵對象到底是什么,這可能造成每一次報警都是虛驚一場,而導致無效報警。
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周邊入侵進行監視,不僅能夠適時報警,而且能夠在報警的同時,察看當時所入侵者的紅外監控圖像,從而對入侵者對象做出分析,達到一般監視系統不易達到的效果。
另外,眾所周知,小區的防范主要是嚴防罪犯進入,一般的監視系統,安裝時很容易產生監視死角,不利于全面控制監控面。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安裝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克服普通監視系統的監視死角這個難題。
3、對被盜事物和被埋葬物、尸體等進行有效的檢測發掘
普通監視攝像頭是無法看到發光物體表面掩蓋下所隱藏的物體的,但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所研制的紅外熱成像儀則可以看出來。因為當某處的表面被弄亂時,該表面的熱輪廓也會被破壞,如翻過的土壤熱輻射和壓實的土壤熱輻射是不同的。通過紅外熱成像儀的這種功能可以找到被藏或被埋的東西。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男子在搶銀行之后,為掩蓋罪證,該男子將搶來的錢偷偷的埋在了小區公園的偏僻之處,并用草皮蓋住了埋錢地點,該男子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警察通過紅外熱像儀所監控到的小區公園圖像,很快發現了被埋藏在公園內的贓款。
4、對重要區域進行全天候的智能視頻監控
普通的視頻監控鏡頭可能很難對某些重點監控區域做到全天候的監控,如重要的行政中心、銀行的金庫、機要室、軍事要地、監獄等地。這些重要的監控區域不可能完全做到全天候的有可見光,而沒有了可見光,普通視頻監控鏡頭也就失去了其監控功能。這些地方特別適用這種紅外熱成像儀,它可以晝夜24小時處于運行狀態,并隨時對背景資料進行分析,一旦發生變化,可以及時發出警報,并可以通過其他智能設備的處理,自動對有關情況進行處理,并隨時將情況上報,取得進一步的處理意見。
5、對邊防的有效監控
大家都很清楚,邊界防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國邊境線甚長,海洋也遼闊,由于野外環境的惡劣,特別是在下雨、下雪、大霧、大風的日子,許多系統都不可能很好地擔當起防范作用,更不用說通過智能分析報警了。如果采用人員巡邏,利用望遠鏡進行觀察,往往由于可見光波長短,因而觀察效果也不會理想,也不可能做到全天候,這樣難免不造成漏查、誤查和失查的現象。
紅外熱成像儀可以探測到波長較短的紅外線,因而可以遠距離進行觀察,特別適用于風雨天氣。香港警方曾在某一邊境地區放置了五套紅外熱成像儀,在使用過程中,成功地破獲了多起非法入境者案件,效率大大高于原來用人工巡查。
在海岸港口等地方,用紅外熱成像儀,可以迅速地跟蹤來往船只。現在海邊走私,常常利用“大飛”來進行,這些“大飛”無燈光,馬力大,機動性強,往往容易擺脫緝私人員和邊防人員的追蹤,普通視頻監控攝像頭更是對其無可奈何,而有了紅外熱成像儀,就可以遠距離跟蹤這些“大飛”,就是在雷達的死角,這個系統也可以正常運行,特別是在黑夜和惡劣的天氣下,均可以充分發揮其良好的特點。
6、在消防領域的有效監控
對于消防的安全監控和預警,以及事后搜救,普通視頻監控攝像機也許無能為力,而對于紅外熱成像儀卻正是大顯身手的大好時機。
如在大面積的森林中,火災往往是由不明顯的隱火引發的,這是毀滅性火災的根源。用現有的普通監視系統,很難發現這種隱性火災苗頭。 然而采用紅外熱成像儀,則可以快速有效地發現這些隱火,把火災消滅在萌芽階段,做到未雨綢繆。
在住宅小區、機場、碼頭、學校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使用紅外熱成像儀能及時監測到火災苗頭并報警,觀察人員通過紅外熱圖像,能迅速找到火災源頭,及時采取行動進行處理。即使是在火災過后,消防人員也能通過現場紅外熱成像儀的監視圖像,開展對火災現場卓有成效的搜救工作